• 德恒

律说新语丨目的解释——为刑事辩护打开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分享到 :
分享按钮

律说新语丨目的解释——为刑事辩护打开新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A醉酒驾驶(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145.2mg/100ml),在高速路口被交警查获,无疑A构成危险驾驶罪,但A是否应当从重处罚?依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A是在高速路口被查获,是否应当适用此条款对A加重处罚?

二.辩护思路

律师接受委托后,与检察院沟通,检察院认为A有醉酒在高速公路驾驶的主观意图,也确实是在高速路口被发现,因此,想要对于A的行为从重处罚。听到检察官这么说,王律师一筹莫展,打电话和我探讨这个案件,我的想法是,是否可以采取目的解释?

对于立法者而言,对于在高速路上醉酒驾驶从重处罚,所考虑到的是,高速路上车速过快,大型车辆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会更大。让我们回头看A的行为,他没有进入高速公路,并不会造成立法者考虑的严重后果。王律师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检察官,检察院采纳了王律师的辩护意见,A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

三.我的解读

有德国刑法学者认为:“一个正确的解释必须永远同时根据法律的字面文义和法律的目的来进行,仅仅满足其中的一个标准是不够的”。

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制定某一法律规范的目的来确定法律规范含义的解释方法。这里所说的目的,既可能是立法者在制定法律规范时认可的目的,也可能是解释者认为法律规范应当具有的,符合现行法律价值、社会需要和道德观念的目的。就目的解释方法而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作为法律解释指引的目的本身。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而言,第一条便已将立法目的阐述清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犯罪的形式及形态也各不相同,法律规范全部囊入其中并不现实,此时便需要目的解释。

之前就有学者看到目的解释对于案件分析的重要作用,孙广宁发表的《目的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适用方式——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13号切入 》中指出,“作为基本的法律解释方法之一,目的解释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因此,我们对于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后,分辨是否符合立法的目的,可以为案件的辩护打开新思路。

 

律说新语丨目的解释——为刑事辩护打开新思路


田雨

北京德恒(太原)律师事务所刑事委员会委员,法律硕士,毕业于湖南工商大学。

主要业务领域:民商事、刑事等。

电话:15581838967。

0351-8395811